小雀斑和自来卷网络化、模拟化、实景化这个火箭军部队训练科

军事 (96) 2022-08-09 14:32:31

  网络化、模拟化、实景化这个火箭军部队训练科技含量“涨涨涨”

  该部深入学习贯彻动员令精神内涵,牢固树立科技强训理念,不断加强模拟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练兵手段建设,努力提高练兵备战中的科技含量。一批科技密集型产品成果的推广应用,为部队训练转型升级、核心军事能力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  ◎岳小林 王昊忠 本报记者 张 强

  仲春时节,高原大地,练兵备战热潮涌动。一阵急促的号音打破寂静,担负战备值班的火箭军某部官兵闻令而动,携带战斗装具迅速奔赴号位,装载物资、呼点编组、启动车辆……一场实战背景下的全要素全流程火力突击演练拉开序幕——机动途中编队紧急出动,机动一路“敌情”不断,临机导调处置特情。

  网络化指挥控制、模拟化实装操作、实景化设置特情。一路下来,满是科技含量的训练细节令人赞叹不已。

  记者了解到,中央军委发布开训动员令以来,该部深入学习贯彻动员令精神内涵,牢固树立科技强训理念,不断加强模拟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练兵手段建设,努力提高练兵备战中的科技含量。一批科技密集型产品成果的推广应用,为部队训练转型升级、核心军事能力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  网络平台赋能作战指挥

  “遭‘敌’空中精确打击,部分道路桥梁‘损坏’!”演练中,面对特情,作战参谋张森立即汇总数据,系统自动计算后报告结果,“采用备用路线迂回突击,部队可以按时占领阵地!”

  某营营长张江明随即下定决心,下达战斗命令。

  几乎与此同时,正在机动行军的某部发射分队,突遭“敌特”破袭,造成人员装备不同程度“损伤”。现场指挥员立即将相关情况上报指挥所,很快附近的装备应急抢修组、野战救护所、油料保障组相继前来支援。备件更换、“伤员”后送、油料补给到位后,该发射分队继续向前行进。此时,从遭遇“敌情”到继续行军,时间仅仅过去数十分钟而已。

  如此精准高效的指挥控制效率从何而来?

  记者了解到,这要得益于该部队搭建的全新作战指挥网络平台。该平台的使用,使首长机关、任务部队、后方保障的指挥员“以网为聚”,盯紧电子屏幕即可实现作战筹划高效快捷、作战指挥精准控制、作战单元互联互通、作战要素密切协同。

  “过去组织作战筹划,沙盘、地图、文书等缺一不可,各级搭建指挥所耗时费力,过程繁琐且极易受环境影响。”该部领导介绍,前不久,随着一批新型信息化装备列装,使得各作战单元、各作战要素互联互通成为可能。

  以此为契机,他们邀请厂家技术人员与部队官兵密切协作,融合一体化指挥平台和作战数据指挥控制平台相关功能,通力搭建新的网络平台。

  该部领导介绍,借助这一平台,所属某旅各级指挥员和参谋人员可通过信息化、可视化手段展开集体研讨、即时态势标绘等指挥作业,各类数据在指挥网内随调随用、实时更新,各分队协同作战更加便捷高效,作战指挥效率大幅提升。

  “一体化作战指挥平台让营级指挥所的战场视野更加广阔,协同作战更加高效,有效提升了部队战斗力。”走下演训场,张江明感慨道。

  模拟装备助力训练转型

  “5、4、3、2、1,点火!”一声惊雷,长剑出鞘,新型导弹拖着长长的尾焰腾空而起,直上云霄。

  换型转训不到一年,担任架长不满“周岁”,发射架长郭文兴就成功指挥实弹发射。

  “这要是在以前,没个几年的沉淀积累,想都不敢想。”郭文兴介绍说,模拟装备的使用,让他比老班长们早了好几年实现“发射梦”。

  如今,像郭文兴一样具备实弹发射资质的发射架长、操作号手,在该部某旅如同“雨后春笋”般“破土而出”。

  该部领导介绍:“我们依托技术室成立模拟训练装备研发专班,积极与厂家、院校和科研院所联系,借助军地优势资源,通过技术嵌入、系统升级和引进移植等方法,将导弹发射的步骤流程、原理讲解、故障判读等集模拟训练装备一身,为部队实战化训练提供了物质保障和坚实基础。”

  作为导弹武器装备的“替身”,模拟训练装备的大量使用,成为部队新质战斗力生成和提升的“加速器”。在确保训练内容和效果的同时,不仅大大缩短了发射号手成长周期,还能有效保持导弹武器装备的“健康指数”。

  “小股敌特”如影随形,防不胜防;“技术问题”接踵而至,难以预料……不见战车轰鸣、剑指苍穹,但见战位上操作号手眉头紧蹙、神情凝重。这是该部利用模拟训练装备组织阶段考核的场景。

THE END